初创企业创始人经常让我采用其app创意把应用做得好看。他们觉得自己需要漂亮的产品以便获得融资。我称之为“好看优先”,也就是说初创企业关注的首先是应用在视觉上设计得很漂亮,其次才去关心产品的目标和是否有用。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对日益强调技术产品视觉设计重要性的一种响应。这使得设计团体的认知度有了很大的加强。但是“好看优先”是不对的。如果你的产品既没用又不吸引人,再好看也没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些成功的产品:
Uber从视觉风格上来说很难算得上是革命,但是它可以让一辆“黑车”几分钟内出现在你面前,而且你还可以在地图上跟踪其行驶路线,减少支付系统中的交易摩擦。其核心的价值主张是有效的。
Instagram则不同,很实用,也很吸引人,整个应用的外观都有了改善。但是在设计上当然也算不上有什么突破。它拥有合适的社会化机制,围绕着该应用的概念营造出火爆的使用,而非依靠出色的视觉设计来达到目的。
Airbnb解决了人们的问题—找地方住。这款应用也很好看,但是它不是仅仅依靠设计取得成功的,许多Airbnb早期的外观元素真的是非常糟糕的。
然而,并非所有的初创企业都意识到这一类的成功。今天许多初创企业都在追求漂亮的视觉风格,却置其产品要解决的问题于不顾。他们对设计的关注导致了对空白区、网格图形以及印刷先导设计的狂热。这一向设计倾斜的思潮导致了许多极简主义网站的出现。Web 2.0的外观已经死亡。正在迅速为“简洁设计”所代替,令人回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瑞士风格的图形设计—这种设计体现了鲍豪斯运动的许多原则,几乎没有阴影和渐变。
有些人开始想起这种设计风格,然后随着Flipboard和Letterpress这样的应用而流行,并从移动端蔓延到了web上。仿佛一夜之间遍地都是这种设计风格。这个现象在网上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 Svbtle和 Qz.com。而Pinterest看起来就好像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克劳威尔的现代主义网格设计。
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倾注在产品的视觉设计上最终能不能得出一款功能更好的产品?在对像素表现、留白区以及山寨Pinterest界面的追求中,我们看到的是老产品换新瓶,功能却没有改进,甚至有时候功能性还变差了。Gmail2012年的重新设计就引发用户的迷惑和愤怒,部分原因就在于它更注重了“简约设计”原则而忽视了用户的利益和行为。
如何设计产品?
乔布斯对此有过最好的概括:
有人认为设计就是要决定产品的外观(参见 图说用户体验与用户界面之别)。但是一旦你深入下去就会发现它确定的是产品的工作方式。
要聚焦到用户的利益上。用户问题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去解决?开始时应该使用现成的图标。用 Balsamiq。提出基本的设计,开发基础应用,然后交给用户。在外观上不要浪费时间。
在你解决好应用的核心问题之前,不要在视觉设计上浪费开发周期。如果你需要设计师的帮助,可以联系交互设计师或产品设计师。你不需要视觉设计师倒腾出好看的像素。你可能需要有人帮助你弄清楚如何让产品工作,并以简单和吸引人的方式来实现。
在iOS上,要想搞砸你必须摆脱那些条条框框。有了 Twitter Bootstrap,哪怕是最不情愿设计的工程师也能创建出一个基本的、好看的网站,想要做出一个彻底丑陋的产品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尽快找人测试。我们在之前的一个项目中犯过一个错误,花了6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新闻阅读器应用却没有进行过广泛的用户测试。我们拥有出色的兴趣图谱算法,但是应用发布时却发现不管应用有多好看却没人感兴趣。大家都认为应用很棒,但就是没人用。
当我们开始开发DrawChat的时候,用5周的时间做出一个版本,然后迅速推向用户,并根据反馈来迭代开发。
我们没有在早期的开发周期浪费时间在中看不中用的特性上,而是关注于中用但样子不算好看的版本,一旦发现有人用或关注某项功能,再慢慢去美化
。
在DrawChat上有一件事情我们做对了—对用户友好、好用好玩。我们给应用添加了一个画画怪物指向“New Chat”按钮而不是传统的那种空白的对话框方式。这种好玩的细节设计会给用户留下很深的印象,其效果要比最完美的渐变模式设计都要好的多。
另一个好玩的设计例子是Sybtle的“Kudos”按钮,它可以点亮和弹出。这一动画设计的目的是在用户提供积极反馈时取悦并奖励用户。
首先专注于设计一款有用的产品。一旦有了一款有用的产品,不用去考虑对每个像素做出调整。要营造出总是好玩且有时超出预期的喜悦时刻。
投资人不蠢。如果你的价值定位有料,你就不需要最好看的app界面。它们的工作是去芜存菁而已。如果你的产品创意很棒,他们自然也能判断你是不是有能力做出来并让产品变得好看。